中国公证员协会最近把一顶桂冠,授予嘉兴市公证处,其名称是“全国公证行业文明公证处”。 嘉兴市公证处主任朱樾说,摘取桂冠靠的是大服务,即以社会需要展开公证业务,以人性化的温情涵盖枯燥严肃的公证工作,以优质的文书实现公证的公正。 跨入21世纪,嘉兴市公证处第一件大事就是改制。改革的春风,吹掉了大盖帽的体制,嘉兴市公证处的公证员们树立起大服务的公证业务新理念,大胆实践,主动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公证法律服务达二十余种,公证业务已渗透嘉兴市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制四年来,公证业务以平均每年33%的增幅上升,其中2003年办结各类公证15659件,比上一年增长47%。 这样的事例很多 2003年9月有一封信从日本远渡东洋寄到嘉兴市公证处,寄信人是日本国公民铃木铁夫夫妇,信中称赞中国公证员的服务一流,希望中国公证员分享他们新婚的快乐。原来,那一天,铃木铁夫将回日本故乡与心爱的未婚妻举行婚礼。他们是当天下午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的班机。新婚前夕的幸福让他们忽略了结婚公证这件大事,当他们匆匆赶到嘉兴市公证处时,己是中饭时间了。眼看着要耽误婚礼,铃木铁夫懊恼极了。令他没想到的是,素不相识的中国公证员竟然饿着肚子为他们提供了完美的公证服务,使他们赶上班机,如期举行婚礼。 嘉兴市兴办高中园区,拆迁工作遇到矛盾纠纷,拆迁单位向职能部门申请裁决,职能部门为了依法行政,需要进行证据保全,炎热的7月,午后的骄阳像火一样烤人。有两户被拆迁户家中无人大门紧闭,公证员在摄氏40多度高温烈日下足足等了三个多小时,才等到这两户被拆迁户,办结这件公证。 2003年7月,一位老人去世前要办理遗嘱公证。公证员上门服务,推开老人的房门,便是一股冲鼻的腐臭。屋里又闷热又脏,连下脚的地方都找不到。因长期病卧在床,老太太十分虚弱,说话声音细微,听力几乎丧失,必须嘴巴贴着老人的耳朵才能交流。公证员忍着难闻的气味,满头大汗地办结了这件公证。在外面等候的老人子女感叹地对公证员说:你们真不简单,要在老人房间里呆这么长时间,靠得这么近,我们做子女也做不到。 2004年6月,嘉兴市一位姓边的残疾人因血友病去上海某医院治疗,然而却因不合格血制品药物感染使病情加重。边某想向医院索赔,但经济状况不允许。嘉兴市公证处得知后,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免费为边某办理证据保全公证,对边某从英特网上下载资料的全过程进行全程公证,为边某向这家医院索赔提供了有力证据,帮助边某讨回了公道。 这样的队伍真棒 嘉兴市公证处在公证员队伍素质建设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他们认为,公证处能否与市场经济同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生存和发展,关键还是以人为本,取决于公证人员的素质,公证人员的素质关系着公证处的兴衰。所以,嘉兴市公证处这些年花了大力气抓队伍建设。 公证处主任朱樾1985年从事公证工作,法律硕士,现为嘉兴市政协委员,省公证员协会常务理事和省公证员协会金融公证业务委员会主任。曾荣立三等功一次,2000年被省司法厅评为首届十佳公证员,多次被市级机关党工委评为优秀党员。在他带领下,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全处公证人员政治、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2000年以来,有1名公证员被评为省十佳公证员,2名公证员各荣立三等功一次。2002年和2003年,全处公证员在省以上报刊发表公证实务理论研讨文章15篇,有1篇文章在全省公证理论文章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 这样的质量服人 为了实现公证的公平公正,嘉兴市公证处从公证质量为切入口,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颁规章及行业协会制定的有关行业规范,建立了公证办证制度、公证质量检查制度和公证质量赔偿制度。 人人平等的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了公证文书的真实、合法,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公证服务的综合社会效益。2001年9月,嘉兴市某镇一个公路施工项目工程公开招标。标书开出来后,招标方发现中标单位不是业主心目中的施工单位,招标方的分管领导即以中标报价偏高,高于招标方预算价为理由,要求重新调整施工量,各投标单位重新投标。视公证质量多生命的嘉兴市公证处公证员识破招标方要推翻招标结果的企图,义正词严的要求招标方,招投标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择优选择中标单位,否则公证员不出具公证书,并且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在事实、法律、坚持公平原则的公证员面前,招标方不得不接受公证员的建议,使这个项目的招投标顺利完成。 优质的公证质量,确保了公证的公平公正。使嘉兴市公证处在嘉兴社会各界面前塑造了良好形象,进一步促进了公证业务的发展。(慎益)
|